資本市場是講估值的,估值是指上市后你在未來一定時間內值多少錢,而估值又是根據行業來測算。大家看著小米是一家手機公司,和制造業相關是不是?其實資本市場(包括小米自己)并沒有把小米看作制造公司,而是一家互聯網公司。
OPPO和vivo則是兩家手機制造企業,有自己的生產工廠、龐大的傳統線下銷售渠道,利潤主要來自賣手機,這和小米主要通過互聯網生態賺錢手機只是硬件流量入口的商業模式不一樣。
行業不同,估值也大不相同;ヂ摼W公司如果在行業占據領先地位的話,估值都比較高。facebook2012年上市首日收盤市值約1050億美元,當年收入大約40億美元,注意這是收入,不是凈利潤,如果按凈利潤(凈利潤率40%估算)計算,市盈率(公司凈利潤與市值的比值)大概在65倍左右,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估值。
但制造業的估值就要低得多,A股行情好時,市盈率能到30倍,行情不好時只有10倍左右,為簡化問題,取中值20倍。
但問題是,OPPO和vivo不是上市公司,不對外公布營收數據(這里對華為提出表揚,雖然沒上市,每年按時公布營收數據,不知道的還以為它上市了),我們只好繼續估(xia)計(cai)。
采用IDC的數據口徑,2018年OPPO全球銷量1.131億臺,vivo為7730萬臺,按均價2600元計算,收入分別為2940.6億元和2009.8億元,再按12%的凈利潤估計(這兩家凈利潤比較高),凈利潤分別為352.872億元和241.176億元,按20倍估值計算,上市后大概市值為7057.44億元和4823.52億元。
按4月30日收盤價計算,小米市值為2881.25億港元,合2472.4億元人民幣,相當于OPPO的35%,vivo的51.3%,差距還是挺大的。
數據不一定準確,但可以肯定的是,以OPPO、vivo的盈利能力和前景,市值排在小米前面還是比較輕松的。
OPPO利潤為何比華為還高?說實話,一家手機店的利潤其實是挺高的,最起碼比你想象中的要高的多。要不然商家如何來支撐高昂的房租費用和員工的工資費用等其他水電費呢。連我們這個小縣城里的手機店都占到了總店鋪的一半了,按理說應該不會有什么利潤了,可人家還是照樣開,一家手機店連著一家手機店,還有面對面開手機店的。為啥?能這樣開手機店,自然還是有利潤在這里面,并且利潤還不少,你想,如果賺的少了商家能干嗎?
總體來說,一家手機店的來源總共可以大致分為一下幾個部分:廣告費,廠家賣手機補貼,還有一部分的利潤是來自賣出3C產品,如果這是一家手機品牌專賣店,廠家還會給你額外的更多的補貼。
首先廣告費,很多人都見過手機店的一個玻璃窗戶全部貼著一個大大的手機海報,vivo的、OPPO的、等其他手機品牌的,往往都是一張海報就把整個玻璃窗都給糊滿了,一家手機店只露出一個門來。為啥?商家貼這個海報,廠家是要給商家錢的!另外還有一些手機廠商的充氣吉祥物,這些都是再給商家做廣告,根據我一個開手機店的同學透露,他每個月會靠這個多盈利1000多元!雖然不多,但電費還是差不多的。
另外一個就是賣手機的補貼了,這個可能大家都知道,每賣出一臺手機,除了你賣出手機的利潤,廠家還會額外的給你一定的補貼。這個補貼以OPPO、vivo手機給的最多,大概會補貼給你300-500元一臺,小米的少點,因為小米已經把價格壓的很低了,能給商家的利潤很少,所以我們以上大街上基本上都是些vivo、OPPO的手機,鋪天蓋地的全都是,都爛大街上了,小米的最少!而金立、華為、這些手機介于兩者之間,也有補貼。不過現在小米有小米之家在開,所以也不愁賣不出手機!
而如果你開品牌專賣店的話那么廠家便又會額外的給你大約2000元的錢來支撐你開他們家品牌的專賣店,幫廠家宣傳,做品牌。
剩下極少一部分的利潤便是你賣的一些3C產品的利潤了,但這個利潤是相比來說是比較少的。但商家一般是不靠著賺錢的!
總體來說,如果一家手機店運營較好的話,一個月的利潤除去各種費用在8000元左右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純鍵盤手打,喜歡就關注一下吧!)
版權所有 江蘇利鴻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網址:www.laaq.cn